有了“道”的存在万物才得以产生并进一步分化繁衍生生不息因此《
有了“道”的存在,万物才得以产生,并进一步分化繁衍生生不息。因此,《老子》的“道”作为宇宙本体论的核心,似乎是带有精神原则性的东西,具有广泛性、概括性,同时更具有普遍规律的意义。
老子提出“道”是“象帝之先”,即产生于上帝之先。世界的变化是由道所决定的,而不是由后生的上帝决定的。“道”对于万物“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长而不宰”,就是说,“道”产生世界中的万物,供人利用,供一切生物维持生存,但不凭借这样的功绩作为资本,也不主宰一切而为所欲为。正因为“道”有这样的内涵,才具有巨大的化育万物的力量,“以其终不自为大,故能成其大”。“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”,指出天地没有仁与不仁,宇宙中万事万物自生自灭,决不是上帝能指挥主宰的。自然界的生生灭灭,是无意志、无目的的表现,所以《老子》认为“道常无为而无不为”。“道”是产生自然万物的总根源,因此,“道”是“无不为”的;“道”并不是有意识有目的地构成世界万物,所以,它又是“无为”的,同时,“无不为”是以“无为”为条件的。
老子及老子学派针对西周以来长期占统治地位的上帝有知、天道有为的宗教思想,提出“天道自然无为”的惟物主义无神论学说,这是他们在中国哲学史上的贡献。
不可言说的“道”,是神秘而难知的本原,因为看不见、摸不着、听不见,人们要认识这一切,不能凭借耳、目、手等器官,只有“人法地、地法天、天法道、道法自然”。“惟道是从”,才能把握这个世界。这里所说的“道”即是“一”,是“万物得一以生”的宇宙本体。在老子看来,认识就是以“道”观物,只要得了“道”,就可以认识万物,知道一切,就可以弥补人类感官不能获知的东西,“不出户知天下,不窥牖见天道。其出弥远,其知弥少,是以圣人不行而知,不见而名,不为而成”。这里,老子提出了抱本守一的认识论,本体“一”是“母”,是源头,抱守永恒的本体就是“知常”,“知常曰明”,因此“智慧出”。
《老子》指出人的认识是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,因此,认识只能通过实践,开始于感官经验。认识事物,要根据事物的本来面貌,主张要“以身观身,以家观家,以乡观乡,以天下观天下”。就是说,认识一身,必须从一身来观察;认识一乡,必须从一乡来分析;认识个别的、具体的事物,可以通过学习,日积月累,去增加知识,所以老子认为“为学日益”。但要认识最高原理、认识宇宙规律的“道”,必须排除感官经验,从有限的感觉中解脱出来,通过理性思维,使认识深刻化,这样才能知“天地根”。
因此,老子提出了“涤除”、“玄览”两个认识过程,“涤除”指洗涤思想、心灵中的污垢,摒除内心杂念的干扰,排除主观成见,保持客观态度。“玄览”指用深远的思维去考察事物本质所蕴含的哲理,这样“致虚极,守静笃”,抱本守一,就可以知晓天下,“万物并作,吾以观复。夫物芸芸,各复归其根”,掌握事物的根本规律。
老子的“道”的至高无上性和神秘性,为道教神学提供了哲学基础,老子“静观”、“玄览”的认识论,“专气致柔”的养生学说,自然无为、贵柔贵谦的处世哲学,又成为道教修炼方法和出世思想的理论依据。然而,老子从哲学家衍变成道教教主是经过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的。东汉时,受佛教影响,楚王英“喜黄老学,为浮屠斋戒祭祀”,桓帝亲祭老子于濯龙宫,并在宫中“立黄老浮屠之祠”。张陵初创五斗米道时,没有本《老子》之说建立宗教体系,张修、张鲁则奉《老子五千文》为教典,在《老子想尔注》中就以老子为教祖,上封“太上老君”尊号。唐朝时,由于帝室认老子为宗祖,道教被称为“老教”,施行了一系列崇奉老子的措施。在儒、释、道三教中列于首位,于是老子的教祖地位得到各道派的认同。从此,哲学家的老子成为中国道教的教祖。
庄子哲学
庄子(约前~前)名周,字子休,宋国蒙(今河南商丘东北)人。曾做过漆园吏。博学善辩,常用寓言阐述玄妙的哲理。著书余万言,现存《庄子》篇。汉以后将《庄子》分为内篇(种)、外篇(种)和杂篇(种),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自己的著作,代表庄子的思想,外、杂篇则是庄子后学或道家其他派别的著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