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2] 蕺(jí):鱼腥草。荜拨 出自摩伽陀国,称作荜拨梨,拂林国称作阿梨诃咃。苗高三四尺,茎细如筷子。叶子像鱼腥草,子实像桑椹。八月采收。
18.54 齐 [1] 出波斯国,拂林呼为顸勃梨咃 [2] 。长一丈余,围一尺许,皮色青,薄而极光净。叶似阿魏,每三叶生于条端,无花实。西域人常八月伐之,至腊月,更抽新条,极滋茂。若不剪除,反枯死。七月断其枝,有黄汁,其状如蜜,微有香气,入药疗病。[1] (bié)齐:白松香。
[2] 顸:音hān。齐 出自波斯国,拂林称作顸勃梨咃。树高一丈多,树围一尺许,树皮青色,皮薄而极光净。树叶似阿魏,每三叶一簇生长在枝条末端,不开花也不结果。西域人经常在八月砍伐,到腊月,树根又抽出新条,非常茂盛。如果不剪除老枝,反而会枯死。七月截断它的枝条,有黄汁流出,就像蜜,微微有些香气,入药可以治病。
18.55波斯皂荚 [1] 出波斯国,呼为忽野檐默,拂林呼为阿梨去伐。树长三四丈,围四五尺,叶似枸缘而短小 [2] ,经寒不凋。不花而实,其荚长二尺,中有隔,隔内各有一子,大如指头,赤色,至坚硬,中黑如墨,甜如饴,可啖,亦入药用。[1] 波斯皂荚:山扁豆荚。(美)爱德华·谢弗《唐代的外来文明》(吴玉贵译本):“在唐代,清泻山扁豆被称为‘婆罗门皂荚’或‘波斯皂荚’,这是因为这种树与中国的‘皂荚’或被叫做‘墨皂荚’的‘皂豆树’很相似的缘故。清泻山扁豆的印度名称叫阿勒勃,阿勒勃对于唐朝医生来说是很熟悉的一种药物,他们用阿勒勃的子实来治疗多种内科疾病。”
[2] 枸(jǔ)缘:即枸橼。常绿小乔木。叶为长椭圆形,叶缘有波状钝齿或锯齿,淡绿色。波斯皂荚 出自波斯国,称作忽野檐默,拂林称作阿梨去伐。树高三四丈,树围四五尺,树叶像枸橼叶而相对短小,经冬不凋。不开花就结果,皂荚长二尺,里面有隔膜,隔膜里各有一颗子实,有指头大,红色,特别坚硬,子实的中心黑得像墨,甜得像饴糖,可吃,也可入药。